2020年12月15日,人文讲坛第357期《生态文明美学简论》在逸夫人文楼B6016如期举办。本次讲座由丁利荣老师主持,邀请了武汉大学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同时也是大阪大学文学博士的陈望衡教授莅临讲座。参会的员工济济一堂,不仅有bat365官网登录入口的老师和本科生、研究生,还有教育学院的部分老师和员工参加。
讲座伊始,丁利荣老师作为讲座主持,介绍了陈教授的一些研究领域和研究成果。陈望衡教授的研究领域主要有三:一是环境美学研究领域,二是中国美学领域,三是美学原理的领域。迄今为止,陈教授出版了专著《文明前的“文明”》《环境美学》等四十余种,《Chinese Environment Aesthetics》更是首部在欧美出版的中国人写的环境美学著作,为《斯坦福哲学百科全书》录入词条。陈教授关于环境美学和生态文明美学的文章,有5篇入选高考语文模拟测试的材料,2篇被选为高考语文的阅读题。
陈教授的讲座围绕“生态文明美学”展开,主要就生态文明的本质、生态文明美学的思想和生态文明的景观审美进行了分析。
首先,陈教授认为生态文明的本质是生态与文明的共生。共生有两种形态,自然主导的和文明主导的共生。前者以农业文明为典型,自然是主动的;后者是文明保护生态,文明是主导的,这就是生态文明。对此,陈教授指出:“生态文明就是由文明主导的,以高科技手段保护生态,实现文明与生态共生。”生态文明的特质是与自然生态“共生”,即它是文明的,也是生态的。生态文明是在工业文明基础上的一种高层次的人与自然的共生,它的本质是人与自然的双赢,是借助高科技来实现的,是一种高收益的共生。
新的生态文明不仅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它更是为人类的精神世界开拓了一个崭新的天地,宇宙观、国际观、自然观、人生观、伦理观、美学观均会发生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
其次,在阐明生态文明的概念后,陈教授为我们讲解了生态文明美和生态文明美学。生态之于生命有三点不同,即生态的单位、生态的视角和生态的地位。生态观与生态文明观也有区别,生态观是科学观,是客观的、真的;生态文明观则是哲学观,是科学观与文明观的统一,是主客观的统一,真善美的统一。美是人的价值,美在文明,而生态是自然的价值,无美可言。所以,生态的自然价值只有为人所利用才有美可言。生态文明美体现为生态与文明的统一、共生、共利、共荣。生态文明美学以生态文明美为其基本的审美形态。不同的文明会创造出不同的美,史前文明是原始自然生态的敬畏之美;农业文明是生态与文明最为低下的亲和中含有无奈的共生之美;工业文明是文明对于生态顽强抗争的崇高与悲剧美;生态文明是生态与文明共生的崇高而又壮丽的优美之美。
陈教授认为,生态文明美学以环境美学为核心。之所以是环境美学,是因为生态文明涉及人的利益,人的利益的基础是生存与发展,而人的生存与发展需要一个居住之所,这就是家园。环境就是人的家园。陈教授基于此,提出了作为家园的环境的三个基本性质:宜居、利居和乐居。陈教授强调,美学没有门槛,但是高层次的美需要艺术修养和科学修养,生态文明美学就需要有生态文明美学的知识。所以对于生态文明的审美,我们坚持人与自然双主体,即坚持以人为本,把自然作为与人相对的物主体,称之为“同主体”,相当于主体。在生态文明时代的主客关系是双向的,在双向过程中,人与物既为主体,又为客体。
最后,在对生态文明景观审美的分析上,陈教授着重对荒野审美进行了阐述。荒野进入审美是美学的重要革命,是生态文明美学的根本特征。缪尔Ÿ约翰逊在《英语辞典》中,将“荒野”(wilderness)定义为“一片荒漠:一块孤立和未开化之地。”“孤立”是前提,即它与人在一定程度上隔开来,而“未开化”,则是文明的缺位。中国古文中“荒野”分别表述为“荒”与“野”,也含有“孤立”和“未开化”的意思。陈教授认为荒野的核心价值还是生命和生态价值,因此他将荒野的价值归纳为九种,即培育生命的价值;生态平衡的价值;生态恢复的价值;生态研究的价值;生态记录的价值;生态精神的价值;生态文明的价值;生态审美的价值;生态崇拜的价值。
接着,陈教授带领我们领略了人类对于“荒野”认知的历史过程。史前文明时代,荒野对人来说充满了神秘,令人恐惧、崇拜,这一阶段可称为“立魅”。农业文明时代是“存魅”,这一时期虽然也存在祛魅,但人们对自然的尊重,不仅让自然拥有一定的主权,而且意味着人有意识地亲和自然,甚至在精神上皈依自然。这种精神上的皈依,实际上重建了自然的神性——于人既尊重又亲和的神性。工业文明时代,荒野成为人的征服对象,荒野的神秘性逐渐消失,人们对荒野进行“祛魅”,荒野因此遭到了严重的摧残,地球生态也因此遭受严重破坏。所以,生态文明时代我们要“建魅”。生态文明时代要重建荒野的神异性,这不是对农业文明对自然神明膜拜迷信的回归,而是建立在工业文明所缔造的高科技基础上的建魅。
那如何建魅呢?陈教授说道:第一,重新恢复并重建荒野的“神性”,构建对自然的“若神”崇拜,让人们存有对自然的敬畏意识。第二,重新恢复并重建荒野的至美性。荒野的美是实际原生态的生命之美,大美在荒野!奇美在荒野!绝美在荒野!
在荒野审美的基础上,陈教授还探讨了“城市与荒野”,“园林与荒野”两个话题,对当代过度的园林主义和都市景观主义进行了批判性反思。
陈教授提出,寸土寸金的唯经济观念、诗情画意的山水审美观念、中国传统的风水观念,都在阻碍着城市拥抱荒野。虽然看似注重景观的景观都市主义(Landscape Urbanism)提出了,景观取代建筑,成为当代城市发展的基本单元的理念。但陈教授指出,人参与生态平衡的修复是有限的,生态与文明的共生是理想性的,不具普遍的现实性;此外,环境治理与景观建设的统一需要观念与科学手段的支撑,两者之中有一个不到位,均难以实现审美与生态的统一。
陈教授认为园林是荒野的重灾区。园林中的自然景观是人根据一定的美学原则加工过的,实质是艺术化了的自然,属于人工的范畴。中国的园林城市建设依照的传统“园林主义”,沿袭的基本上还是中国旧式文人的诗情画意审美情趣。所以我们要对“园林主义”检讨。陈教授强调,我们应建构“生态园林主义”(生态景观主义),园林应以生态为灵魂,以生态景观为主体,破除园林中的艺术审美观念,并充分尊重和珍惜当地自然环境的特色,限制艺术手法的滥用,摒弃奢华的审美观,树立生态胸怀。他认为,对于当今的城乡园林化事业,生态园林主义所强调的生态与文明共生、园林与荒野并存的理念更合适,也更具意义。
最后,陈教授认为文明与生态共生终究是理想层面的,在当前的科学技术水平下,我们应当奉行划界和谐审美观,这是一种靠法制维系的“契约和谐”,最具有现实性。
讲座结束后,有两位同学向陈教授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疑惑,陈教授耐心而谦逊地回答了两位同学的问题,也让我们加深了对生态文明以及生态文明美学地理解。丁利荣老师总结道:陈老师充满激情的讲座充分体现了老师对学术研究的专注和享受的状态,也向我们传递了学识的力量与醉心学术研究的精神,陈教授对生态文明富有前瞻性的研究,想必对不同专业的同学都会有所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