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23日下午,人文讲坛第293期讲座《民间小戏的文本及评价问题——戏曲史研究的方法与模式》在逸夫人文楼B4022会议室举行,本次讲座主讲人为梅兰芳纪念馆馆长、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国傩戏学研究会会长刘祯教授,整场讲座由朱伟明教授主持。
刘教授首先回顾了戏曲在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的编纂过程中经历的从无到有的变化过程。封建时代儒家正统思想文化的早熟和戏曲所要表现的游戏和娱乐的本质之间有所冲突,学者对于戏曲这一文学样式有一个逐渐认同的过程。随着王国维的《宋元戏曲史》和郑振铎的《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中国俗文学史》问世,戏曲这一类民间通俗文学样式真正进入文学史的范畴之内。纵观整个戏曲史书写过程,以文人士大夫为主的高雅戏曲始终是戏曲史的主角,而民间戏曲往往处于一种被忽略的境地,其价值和意义未得到充分挖掘和肯定。在张庚、郭汉城等编写的《中国戏曲通史》一书中,虽涉及到了南戏和四大声腔,但主要是从戏曲发展和嬗变的角度去认识其价值,并没有认识到南戏和四大声腔等民间文学的价值属性。民间戏曲的研究也因此存在有待开拓的空间。
刘教授提到,近年来各省高校、艺术研究所对民间戏曲这一领域颇为重视,纷纷加紧项目的研究和相关成果的发表,这体现了学界对于民间戏曲观念的转变。随着《中国民族民间十部文艺集成志书》文化工程和非遗保护三个阶段工作的开展,地方戏逐渐被挖掘并得到重视,地方戏曲口述史研究得到良好发展环境,很多民间戏曲逐渐进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刘教授指出,民间小戏是中国戏曲最常态的表演和范式,它对戏曲学术的主要影响就在于其独立的审美品格。这个影响意味着我们对中国戏曲的形成需要重新界定和更多的讨论。民间小戏内容丰富,不仅有精彩的戏曲演出,还有各种绝妙的杂技表演,成为自古至今普通民众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与此同时,剧种同质化现象也日益显著。讲座最后,刘教授展示了自己的作品集中关于民间小戏的诸多照片资料,以一个“在场者”的身份向我们讲述了民间小戏独特的艺术魅力。刘教授认为祭祀文化是中国戏曲艺术弥足珍贵的宝库,近现代以来,许多研究者从民间戏曲中汲取到很多营养。
在提问环节,18级博士生喻小晶提出了是否可以从民间小戏的研究入手,进而重写文学史的问题。对此,刘教授以自己的“中国民间目连文化研究”为例,认为文人戏曲、民间戏曲二者不可偏废,须等而视之。17 级研究生彭莹同学提问,晚清以来的文人对于民间小戏有何影响以及如何从研究饱和的昆曲领域向民间小戏领域转型。刘教授指出,文人对于民间小戏虽有影响但并不显著。随着学术的发展,民间小戏研究价值被重新发掘。大戏和小戏在社会生活中各有其功能,承担着不同的艺术使命,并非所有的戏曲都适合打造成舞台精品。讲座在热烈掌声中顺利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