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晚,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赵勇教授作客公司人文讲坛,为公司师生带来了一场名为“莫言的知识分子观和作家观”的精彩讲座,公司经理刘川鄂教授主持了本次讲座。
“自莫言获的诺贝尔文学奖后,关于他的段子很多,赞扬和批判的声音也很多。”赵勇首先指出了当前文坛中存在的这一现象。随后,赵勇通过讲述鲁迅的“文学身份”来引导了解莫言的“文学观念”。他说,鲁迅有两副面孔,一是作家面孔,主要是因为他发表了大量的以《呐喊》、《彷徨》等作品为代表的“纯文学”;二是知识分子面孔,得益于他大量地写杂文,以深沉、博大、冷峻的态度发表演说,并以怀疑的精神和批判的意识向时代讲真话。
相比而言,莫言的面孔只有一个:作家面孔非常明晰,而知识分子面孔模糊、隐而不现,他对社会公众关注的问题少有谈论。“莫言对鲁迅非常敬佩,但对他的‘知识分子观’为何无动于衷?”接着,赵勇对其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他指出,表层原因是受所处的家庭背景、教育环境以及自身的知识结构所“压抑”,莫言不愿用非文学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观念,更愿意用文学的方式来传递出自己的心声。深层原因是在中国社会里,一个知识分子与社会体制保持对抗是难以维持生存的,而文学说话的方式比较安全,知识分子怀着对社会体制的“惧怕心理”,而倾向于对自我进行保护。
“莫言并不欣赏作家知识分子化之后的创作方法,而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了以左拉以来业已形成的的那个‘我控诉’的现代知识分子传统。”赵勇指出,“面对中国现实语境时,莫言对毛泽东所谓的‘皮毛论’及其认同,从而延伸为当代知识分子对当下体制的某种判断,‘毛氏’思想进入他的思维方式,大概成为他‘闭嘴’的更为隐秘的理由了。”
赵勇强调,莫言的文学不是“介入政治”,也不是“远离政治”,而是走“中间道路”。由于选择“自我保护”,莫言的作品中只是隐含了某种批判性,而没有释放出来,更没有落到实处。“他没说出或说不出的东西,既可能是被自我保护机制有意遮蔽的东西,也可能是被知识分子意识照亮的部分。”
“如何理解莫言的知识分子观与文学观的关系?这种知识分子观对其文学构成有何影响?”最后,赵勇向在场的同学抛出了许多具有研究价值的话题。“希望大家在这些问题的基础上,深入探讨莫言一代乃至当代作家所设计的林林总总的问题,形成自己的独特的认知方式和思想价值体系。”